close

有的人會說:我對數字不敏感,所以理財觀念很薄弱,事實上應該說,對數字與價值之間的對價關係不敏感。現在因為生活比較富裕,所以有許多小孩對於10元和50元是沒感覺到有所差異的,別以為讓孩子享受優渥的物質生活對他是好事,有太多的社會案件顯示:父母給太多、往往孩子不懂得珍惜,因此「給孩子錢」不如教孩子「如何花錢、存錢」。因此在理財教育的入門階段,可以做以下的嘗試:

1、培養對數字的認知及敏感性:初期孩子的數學能力發展,能夠訓練孩子的認知能力,但比較適合3歲之後的孩子,而且一開始父母不要操之過及就要求孩子要會加法,以免造成日後孩子對數學的恐懼感。

2、學會認識貨幣,了解金錢的用途:從小額硬幣開始,讓孩子逐漸認識所有的貨幣,並且教導孩子在使用中辨認各種貨幣的幣值。

心理學家指出:3歲之後的孩子,在遊戲之中會逐步形成數字和物物比較的能力,到了6歲之後已經發展出數字與價值的概念,如果學齡前的孩子就知道金錢的概念,那麼日後父母要和孩子溝通關於金錢使用的議題,會相對容易。雖然有人認為,對孩子講錢傷感情而且太過市儈;但事實上,孩子從小就建立良好的理財觀,將有助於健全的人格發展;因為,人無時無刻都要用到錢,該怎麼花、怎麼存錢,理財觀念對不對,都會影響決策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ffydu 的頭像
    miffydu

    喵小小日記

    miffy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